- 2022-06-15 发布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七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儿童本身缺乏适切表达能力,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他们常会透过一些怪异行为表达,例如:想博取关心而佯装头疼、以反抗父母掩饰内心的焦虑。诸如此等问题,我们绝不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其次,儿童心理问题的临床症状也不见得与成人相合,例如:忧郁症;成人可能会有自杀倾向,而儿童却无此种倾向;同样地,成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可能是幻觉、妄想、幻听等,不过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却是退缩。另外,由于儿童正逢利用周遭环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阶段,如果能及早治疗,较具成效、且对孩子的伤害会减少许多,但是若拖延处理时效,就得多费一番周折。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一般而言,我们将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成一般性及特殊性二类。一般性的问题如:口吃、尿床、逃学、不吃饭、说谎、好动等;特殊性的问题如:自闭症、适应障碍、癫痫、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等。也许你会说,你所碰到的问题不只这些。的确;孩子的问题并不只以上所提及的。然而我们列举这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并不是想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加以分类,而是想让父母亲了解孩子出现哪些行为时必须注意、甚至治疗。自闭症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且脾气异常强烈,他们同时会固执的爱听某种旋律或某种玩具,甚至具有灵巧的动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的兴趣比对「人」来得高,有时甚至会把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玩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复且节奏性的动作;对于喜欢的东西相当执着且一成不变。产生自闭症可能的原因有:遗传、脑伤以及父母对子女冷漠的管教态度等。其治疗方法,积极方面:应注意自己的管教态度、适时提供爱及关怀、并妥为设计适宜的学习环境。消极方面:则应给予行为治疗,例如用代币学习或社会性增强等方式来建立自闭症儿童的人际关系,饮食行为等。过动儿活动量过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东跑西、爬上爬下、话多、手势多、父母或老师往往非常讨厌这种孩子,他们有时会认为这些孩子是故意捣蛋的。一般而言,这些孩子的特征有:.注意力难以集中。.肌肉协调不良。.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度偏低。.情绪不稳易发怒。.过度敏感。儿童过度好动的可能原因有三种:一是家庭压力太大、二是轻微的脑部受损、另一种是天生就属于活动型的孩子。 治疗可分成二部分,积极方面应尽量减低家庭压力,怀孕时不要乱服成药;消极方面则可使用镇静剂,降低孩子的活动量(但不宜长久服用),在教学上则尽量安排消耗体力的或简单的活动,并时时给予必要的增强。恐惧症儿童对鬼、神及不明物体的恐惧似乎是司空见惯,但是这种恐惧若持续不断地存在着,则将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恐惧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种,其一是过去可怕的经验所引起--如突来的巨响、朋友或兄弟的恫吓等;其二,恐惧可能是焦虑的代替品;其三是社会学习而来。矫正上应尽量避免危言恫吓;如果过度恐惧可以服用轻微镇静剂减低其恐惧程度,然后再使用系统敏感消除法除去其恐惧。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以上的状况,那就恭喜你,如果有;也不要过度担忧,及早治疗可以让孩子未来充满希望,下一期我们将再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心里问题,如:口吃、夜尿、攻击、及强迫行为等,并为您介绍父母应如何辅导,敬请期待!在上一期中与大家探讨了自闭症、过动儿、恐惧症等常见婴幼儿发展现象后,我们希望能更广泛地呈现常见的发展问题,所以在本期专题里,将更深入地分析几种常见的困扰。口吃根据统计,2至4岁的孩子最易产生口吃,口吃是种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一般而言;因为12岁以前的孩子,正利用社群中较多数的价值判断,建立自己的价值标准,所以对与他们不一样的人,常有行为上的排挤,造成口吃孩子的内心往往产生严重挣扎,说话时也会有焦虑的现象产生。孩子产生口吃的原因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生理原因可能有:遗传、发音器官协调迟缓、发音器官障碍、神经系统控制问题等,如果是这方面的原因,最好能就医诊疗,一般都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心理因素造成的口吃又称为心因性口吃;大多来自内心的压力、焦虑、恐惧、需求注意、或不当模仿等,比较常见的例子如:课业压力太大、因升学造成适应不良、搬家对新环境恐惧、习惯训练时过于严格、或要求孩子改正积习、太过紧张的情境、父母教师对处理其它口吃孩子的方法不对等,这些情况在父母教师管教比较严厉、或儿童本身较为敏感时,会更严重。心因性口吃的治疗必须针对造成口吃的原因加以改进,如果孩子出现口吃时,父母教师应更和善(但此时要注意其它孩子是否会因此而模仿),严重时也许需要语言治疗学家或心理学家的帮忙,目前多采渐近治疗法或嫌恶的疗法。夜尿症 夜尿通常发生于3岁左右的儿童。一般而言产生夜尿的可能原因包括器质性因素(如:膀胱无力)、夜间饮水过多、太暗不敢上厕所、日间活动量过大、以及没有学会控制大小便等。目前比较常采用的夜尿治疗法有:◎训练孩子增加膀胱的容量。◎减少晚间睡份摄食与盐分摄取。◎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行为。◎关心、重视孩子并减低孩子心理压力。◎行为治疗。强迫行为儿童如果经常重复某些行为或动作就得注意,否则一旦变成强迫性行为就很难戒除。◎面对强大的焦虑时用以缓冲的工具。◎执着于二种不同的观念而造成心理的冲突。此症多采用心理治疗法治疗,一般可分为个别治疗及游戏治疗。攻击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会表现出敌意、不服从,甚至有身体、语言等攻击行为。攻击性强的孩子通常拥有一个拒绝、苛求、训练不一致的家庭,同样地,这些孩子比较容易遭受一般性的挫折且其挫折容忍度偏低。其治疗通常须要:◎改善管教方法,不要用严苛、打骂的方式。◎改善家庭环境:提供温暖、接纳、关怀的环境。◎善用增强鼓励的方法,当孩子没有攻击行为出现时,应予以鼓励、赞赏。◎攻击性过度强烈时,宜带往医院诊治。除了以上我们介绍的七种心理问题外,当然还有很多我们尚未提及的问题,限于篇幅,我们将于往后数期再做更详细的介绍,也希望我们提出的方法能帮你解决孩子的问题。预防重于治疗治疗经常是不得已时才会使用的方法,为人父母的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以上诸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预防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的预防方法有:1.建立和乐的家庭:孩子之所以会产生问题,往往是因为家庭的气氛不和睦,因此建立和谐的家庭就成了当务之急。2.健全学校教育:不健全的学校制度将使儿童的情绪无法适度发泄,委曲无人倾听,因而健全学校教育也是必要且须尽速实行的。3.有关单位应多举办类似「亲职教育」的讲座,让父母亲们从中获得更好的管教方法。 此外,应在社区建立心理辅导中心或者让父母亲知道那些地方有心理辅导中心可以咨询求助,以免造成病急乱投医的情形。父母该如何做撇开一些先天性或遗传性的心理问题不谈,后天造成的问题,父母应该负首要责任,因为一大部分的儿童心理问题是因父母的疏忽所致,因此,我们愿提出以下几点基本原则供父母亲参考。◎不妨多接纳、支持、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不要用太多责罚。◎父母亲管教应一致、态度要稳重。◎不要以命令、训戒、谩骂、批评等方式教育儿童。◎多倾听孩子诉说心里的话。◎尝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要与孩子争论问题。◎孩子有错应婉转矫正并解释不对的理由。◎多注意孩子行为,一发现有异就该及时治疗。以上诸点建议适用于一般性的心理问题,至于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我们希望父母能送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与训练,让他们早日适应社会的生活。查看更多